什麼是臨床催眠?破解迷思、回歸專業

臨床催眠

什麼是臨床催眠?破解迷思、回歸專業

當許多人聽到「催眠」一詞,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揮舞鐘擺、喃喃低語,或是在舞台上任人擺布的畫面。然而,這些描繪與實際的臨床催眠有天壤之別。臨床催眠是一種根植於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治療技術,目的是協助個體深層探索內在資源,解開創傷、焦慮、成癮等心理困擾的枷鎖。

催眠並非讓人「失去控制」,而是將注意力集中,引導個體進入一種放鬆而專注的意識狀態,稱為「催眠狀態」。在這個狀態中,人對外在刺激較少反應,卻能對內在經驗擁有更高的覺察與接納能力。這正是治療進行的窗口。

臨床催眠治療常與認知行為治療、正念練習、創傷修復等方法結合,運用在憂鬱症、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、失眠、疼痛管理、習慣改變與自我提升等面向。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,受過專業訓練的催眠治療師能透過嚴謹而符合倫理的方式,帶領個案進入深層對話與轉化之旅。

然而,社會對催眠的誤解仍深。亞洲文化中,部分地區對潛意識、靈性或命理的看法混淆了催眠的專業性。因此,提升大眾認知、建立正確觀念,是我們協會重要的使命之一。

催眠不是奇蹟,不是魔術,而是一項需經過專業訓練與臨床實踐的心理工具。當你選擇接受催眠治療,請務必尋求具有執照與倫理信譽的治療師,並深入了解催眠的真實面貌。這樣的選擇,才能讓你真正走向內在的療癒。